研究报告的编写要求大纲
1 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不设副标题。
1.2 论文正文字数
一般应在二万字以上,特殊学科特殊要求。
1.3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1.3.1 中、英文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中文摘要字数控制在1000~2000字(以此为准),均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1.3.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研究报告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1.4 研究报告正文
研究报告正文包括绪论、报告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报告主体
研究报告主体是报告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研究报告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报告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研究报告应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科学性错误。
研究报告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4.3 结论
研究报告的结论作为报告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教材、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1.6 个人简历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学习经历(本科—--博士,毕业时间,院校,专业),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数量、专著数量、承担何种级别的科研项目及获得何种奖励等。
1.7博士/博士后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
研究报告后应列博士、博士后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学术论文。录用通知书中应明确说明论文的发表卷、期号)。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单做一项列出。与本研究内容无关的学术论文不宜在此列出。
1.8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如黑龙江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2 打印要求
研究报告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版芯大小一般应为145mm×210mm(包括页眉及页码则为145mm×230mm),页码在版芯下边线之下隔行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研究报告的扉页、摘要、目录、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研究报告的中英文稿必须用白色纸单面打印(如研究报告其他内容较多可以双面打印),封皮以红色为宜(请选用封面红色云彩皮纹-230克)。
打印时,扉页、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个人简历、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后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致谢、永久通讯地址等都需另起一页打印。
正文中每章节的最后一页空白处不得多于当页版面的3/5。
研究报告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2.1 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3.5厘米;下3.0厘米;左3.0厘米;右3.0厘米
页眉、页脚(页码):页面距边界2.5厘米;页脚距边界2.0厘米
字符间距:标准
行间距:固定值20磅
每段首行缩进:2字符
每章章标题段间距:段前2行;段后2行;节标题段间距:段前1行;段后1行
打印论文装订后的尺寸为284mm×205mm,剪裁时上裁0.3厘米;下裁0.3厘米;右裁0.5厘米。
字体、字号:
章标题:中文小2号黑体, 西文小2号Times New Roman;
节标题:中文小3号黑体, 西文小3号Times New Roman;
条标题:中文4号黑体, 西文4号Times New Roman;
款、项标题:中文小4号黑体, 西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正 文:中文小4号宋体,西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表1 层次代号及说明
名称 | 示 例 | 说 明 |
章 | 1 □□……□ |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 |
节 | 1.1└┘□□……□ |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
条 | 1.1.1└┘□□……□ | |
款 | 1.1.1.1└┘□□……□ |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一格接排 |
项 | └┘└┘(1)□□…□└┘□ | 题序空二格书写,以下内容接排 |
2.2 页眉与页脚
页眉 研究报告除封面及内封外,各页均应加页眉,在版芯上边线隔一行加粗、细双线(粗线在上,宽0.8mm),双线上居中打印页眉。页眉距边界2.5厘米。奇数页眉为本章的题序及标题,偶数页眉为“AG真人国际博士后研究报告”。奇数页在右,偶数页在左。页眉应居中置于页面上部。论文的页码居中置于页面底部。
页脚 封面、扉页不需要编排页码,目录、中英文摘要页码为罗马数字I,II……,正文摘要为阿拉伯数字1,2,……。页脚距边界2厘米。
注释 可采用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按照本学科国内外通行的范式,逐一注明本文引用或参考、借用的资料数据出处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注释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2.3 目录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条三级标题及其页号,含: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参照附录6。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符号者可略去此表)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顶格书写,二级标题缩进一格,三级标题缩进两格。)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目录示例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1绪论…………………………………………………………………………1 1.1 课题背景……………………………………………………………… 1 1.2 交会对接技术发展概况……………………………………………… 2 1.2.1 美国空间交会对接发展概况…………………………………… 3 1.3 相关工作………………………………………………………………5 1.3.1 姿态表示和空间飞行器运动方程……………………………… 5 1.3.2 对接制导 ……………………………………………………… 6 2 空间飞行器姿态表示和运动方程……………………………………… 10 2.1 引言……………………………………………………………………10 2.2 标准正交旋转矩阵姿态表示……………………………………… 10 2.5 本章小结………………………………………………………………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6 个人简历………………………………………………………………………17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18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19 永久通讯地址…………………………………………………………………20 |
2.4 插表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为三线表格。
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题置于表上居中排写,要求用5号字。表格宽度不能超过页眉,表格应居中。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则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准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横线“-”。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采用通栏处理方式,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2.5 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插图的大小不能超过所在页的1/2。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居中书写要求用5号字。有图注或其它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注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b)等表示。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插图之前,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BG7714-87《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集团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
参考文献示例
1 林来兴. 空间控制技术. 宇航出版社, 1992:25~42
2 J. R. McDonnell, D. Wagen. Evolving Recurrent Perceptions for Time-Series Modeling.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4,5(1):24~38
3 X.Yao. Evolutionary Artifitial Neural Networks. J. Of Neural Systems. 1993, (4): 203~222
4 谌颖. 空间最优交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1992:8~13
5 S. Niwa, M. Suzuki and K. Kimura. Electrical Shock Absorber for Docking System Spac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Motion Control, Bogazici University, 1990, Istenbul: 825~830
6 吴葳, 洪炳熔. 自由浮游空间机器人捕捉目标的运动规划研究. 中国第五届机器人学术会议论文集. 哈尔滨, 1997:75~80
注意: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作者为多人时,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加一空格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
2.7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同。
2.8 永久通讯地址
地址、邮编、E-MAIL等
3 博士后研究报告装订顺序
1、封面(参照样本)
2、题名页(参照样本)
3、中英文摘要
4、目次页
5、插图和附表清单
6、主要部分或正文部分
7、参考文献部分
8、致谢
9、附录
10、结尾部分:
(1)博士后个人简历
(2)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
(3)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
(4)永久通信地址(请注明E-mail)
(5)书脊厚度大于或等于5mm的研究报告,应将题名及作者设计在书脊上,书脊名称应与其封面、书名页上的题名作者一
11、封底
注:详细编写规则参考国家统一要求(后附)
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
北京图书馆学位学术论文收藏中心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一九九四年九月
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
研究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代和发展的文件。
研究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研究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研究报告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它的内容,而且有赖于它的书写质量和编辑水平。本规则是为了建立和统一我国博士后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以便于信息系统的收集与存储、开发与利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而制定的。
本规则是根据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原则,并结合我国博士后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1.研究报告的结构
一份正式的研究报告,其基本结构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前置部分(篇前部分)、主体部分(正文部分)、参考文献部分、附录部分和结尾部分。
1.1 前置部分(篇前部分)
前置部分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封面、封二,题名页,摘要,关键词,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对照表。
1.1.1 封 面
封面是报告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它应包括下列内容:
a.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制分类法UDC》的类号。
b.本单位编号 一般标注在右上角。
c.密级 报告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d.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e.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即报告作者。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f.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报告、工作起始和完成日期。
(以上请见报告的封面标准格式和范例1)。
1.1.2 封二
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
1.1.3 题名页
题名页是对报告进行著录的重要依据。必须包括以下项目:
a.中英文题名
研究报告的题名必须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题名词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中的特定内容,例如:新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从分子到晶体的材料化学过程;报告分册出版,或是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成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题名在整本报告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
b.博士后研究人员姓名;亦可列出职务、职称
c.专业名称(或研究领域)
d.流动站名称(一级学科)
e.研究工作(做博士后)起始时间
f.研究工作(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期满时间
g.单位名称
h.报告提交日期
另外,报告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在题名页上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成为另页的右页。(见题名页标准格式和范例2)
1.1.4 中英文摘要
摘要是报告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a.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b.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第二次文献采用。
c.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d.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400~500字,如果研究研究报告是用外国语文撰写的,中文摘要应不少于600~8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30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e.摘要中不要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f.报告摘要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见范例3、4)
1.1.5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报告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中文关键词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并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见范例3、4)
1.1.6 目次页
目次页是由报告篇、章、条、款、项、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和名称依报告论述的次序而排列的一览表。另页排在摘要之后。整套报告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均应有全部报告内容的目次页。
目次页中的标题必须与正文内的标题一致,表示篇、章、节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见范例5)
1.1.7 插图和附表清单
报告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见范例6)
1.2 主体部分(正文部分)
一般研究报告皆以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全部报告的每一章、条、款、项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清楚。
1.2.1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1.2.2 正文
报告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材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不得生造词汇,尽量不使用缩略和简称。
1.2.3 序号
a.如报告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卷(或分册)以上,或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应有序号。可以完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写的报告,其卷(分册)和篇(部分)的序号,用罗马数字编码。
b.报告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号。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长篇报告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相互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
c.报告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由引言首页开始作为第一页,并为右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右下角,便于识别。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如各册有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1.2.4 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要求:
a.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编排序号。
b.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c.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d.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例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1.2.5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要求:
a.表应编排序号。
b.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居中。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下,作为表注。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c.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
d.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1.2.6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a.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b.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如例:应该写成94 652.023 567;0.314 325
不应写成94,652.023,567;0.314,425
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例如:I,l,1,i;,C,c;K,k;O,o,0。
1.2.7 计量单位
报告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1.2.8 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1.2.9 结论
报告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1.2.10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1.3 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具有重要作用,表明该报告参考了某些有关资料,从而作为评价该报告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部分必须另页右页开始,并标明顺序号。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请按GB7718-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见本规则的附录A)
1.4 附录
附录是作为报告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报告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a.为了使整篇报告材料更加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且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对于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e.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图A。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如报告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该册正文之后。
1.5 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博士后个人简历
b.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
c.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请只列出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
d.永久通信地址
e.书脊厚度大于或等于5mm的研究报告,应将题名及作者设计在书脊上,书脊名称应与其封面、书名页上的题名作者一致。
f.封三、封底(包括版权页)
2.研究报告的编写要求
2.1报告的中英文稿必须用白色纸单面打字
2.2报告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2.3报告在打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留30mm,左侧(订口)留边35mm以上,下方(地脚)应留25mm,右侧(切口)应留边20mm以上。
2.4报告的正文一般采用4号宋体字,中文题名、篇题、章题可适当增大并采用黑体。
2.5封面、书名页的字应采用黑体字。
2.6报告的装订顺序参考本规则的附录C。
附录A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附录B GB6447-87《文摘编写规则》
附录C 博士后研究报告装订顺序
说明
本规则是由北京图书馆学位学术论文收藏中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共同制定。
封 面 范 例 1
分类号密级
U D C编号
武 汉 大 学
博 士 后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新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
—从分子到晶体的材料化学过程
方 奇
工作完成日期 1992年2月—1994年2月
报告提交日期 1994年4月
武 汉 大 学 (湖北)
1994年4月
题名页范例2
新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
—从分子到晶体到材料化学过程
THE EXPLORATION FOR NEW ORGANIC NLO
—MATERIALS TIIE MATERIALS CIIEMISTRY PROCESS
—FROM MOLECULES TO CRYSTALS
博 士 后 姓 名方 奇
流动站(一级学科)名称武汉大学物理学
专 业(二级学科)名称凝聚态物理
研究工作起始时间1992年4月28日
研究工作期满时间1994年4月11日
武汉大学人事部(湖北)
1994年6月
范 例 3
内 容 摘 要
本文在分析设计过程、用户需求、典型程序及相应的计算机环境的基础上,以框架简力墙为例,研究了在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下,房屋结构的计算机模型建造技术提出了新的模型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体化的软件FSWB。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将一个模型划分成用户模型,核心模型和过程模型是将复杂的框架简力墙结构化为计算机模型的最有效途径。
命令结构,程序结构与数据结构的一致性是计算机模拟人工设计过程的最佳方式。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数据结构提高了复杂房屋结构在计算机里的建模效率。
核心模型的标准化实现了计算机模型的多用户共享。可用于联网条件下的计算机环境,同时也便于用户进行多种方案的分析比较。
用户标志、计算机标志的使用,便于用户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使他可以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定义任意部件。
FSWB服务器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量。
FSWB接口实现了进程之间的通讯。在没有并行计算机的情况下这是一种较好的工作方式。
关键词:结构,模型,用户界面,对象,结构分析
范 例 4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e user requirements, the standard programs developed on the old computers and the facilities offered by the current hardware and software equipment, new concepts of modelling of Frame-Shear-Wall Buildings on computers are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To examine the new concepts an integrated modelling package FSWB is implemented. Solutions presented in this thesi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Seperation of a model into user model, core model and processor model to map a complex Frame-Wall building into the computer.
- Achievement of the arbitrary sequence of solution steps for the user so that the design process is simulated.
- Implementation of an object-oriented data model.
- Management of inputs in a multi-window computer environment.
- Programming of dynamic storage allocation.
- Achievement of identifying of objects in the user preference.
Keywords: Structure, model, user surface, object, structural analysis.
范 例 5
目 次
1 材料动态断裂研究概述……………………………………………1
1.1前言………………………………………………………………………3
1.2材料断裂的微观机制……………………………………………………7
1.2.1微损伤的形核………………………………………………………7
1.2.2微损伤的增长………………………………………………………12
1.2.3微损伤的聚合………………………………………………………13
1.2.4 材料的微结构和工艺处理对损伤的影响…………………………14
1.3 静态损伤理论……………………………………………………………14
1.3.1概况…………………………………………………………………14
1.3.2延性细观损伤模型…………………………………………………17
1.3.3脆性细观损伤模型…………………………………………………20
1.3.4非平衡统计断裂力学………………………………………………24
1.4动态损伤理论……………………………………………………………25
1.4.1概况…………………………………………………………………25
1.4.2 Grady层裂模型……………………………………………………27
1.4.3 Perzyna过应力损伤模型……………………………………………29
1.4.4 NAG统计断裂力学模型……………………………………………30
1.4.5微损伤系统演化统计模型…………………………………………33
1.4.6延性动态断裂细观分析模型………………………………………36
1.4.7其它模型……………………………………………………………38
1.5本文工作简介……………………………………………………………39
1.5.1延性和脆性动态断裂理论模型的建立……………………………39
1.5.2材料动态断裂实验研究……………………………………………41
1.5.3层裂破坏数值模型…………………………………………………41
1.6 评 述……………………………………………………………………41
2 金属材料动态断裂实验研究………………………………………51
2.1 前言………………………………………………………………………51
2.2层裂实验…………………………………………………………………52
2.3损伤的显微观察及分析…………………………………………………83
3 延性动态断裂模型…………………………………………………83
3.1前言………………………………………………………………………83
3.2孔洞的形核………………………………………………………………84
3.3动态拉伸应力作用下的孔洞演化………………………………………86
3.3.1孔洞动态增长和压缩关系…………………………………………86
3.3.2孔洞准静态增长和压缩关系………………………………………93
3.3.3关于基体塑性不可压假设…………………………………………94
3.4一般应力作用下的孔洞演化……………………………………………96
3.5温度效应对孔洞动态演化的影响………………………………………98
3.5.1与温度相关的孔洞演化方程………………………………………98
3.5.2模型的数值分析…………………………………………………100
3.6讨论及结论……………………………………………………………102
4脆性动态断裂模型………………………………………………116
4.1前言……………………………………………………………………116
4.2含损伤的宏观本构关系………………………………………………117
4.3微裂纹的动态演化方程………………………………………………121
4.3.1微裂纹的动态增长………………………………………………121
4.3.2微裂纹的形核及断裂准则………………………………………124
4.4讨论及总结……………………………………………………………125
5 延性材料一维二维层裂数值模拟………………………………126
5.1前言……………………………………………………………………126
5.2一维层裂数值模拟……………………………………………………127
5.3二维层裂数值模拟……………………………………………………129
6 结论………………………………………………………………138
参考文献……………………………………………………………148
致谢…………………………………………………………………148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149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150
个人简历………………………………………………………………151
永久通信地址…………………………………………………………152
范 例 6
符 号 表
Ai(i=n,e,s,w):控制体相应表面的面积
Aij,Bij,Cij,Dij:差分方程系数
D1:球床主体直径
D2:球床卸料管直径
Dij:速度梯度张量
Eij:变形率张量
Fi(i=n,e,s,w)通量
H:球床总高度,H=H1+H2+H3
H1:球床直筒段高度
H11,H12:标志球层高度
H2:球床锥形底部高度
H2:卸料管长度
K:旋度模型参数
N:球流实验中循环总球数
N0:球床装球总数
R:旋度或球床的无量纲径向距离
Rji:Rij=-,其中是旋度张量
Rw:球床中心轴到壁面的无量纲距离
Rx:R对x的偏导数
Ry:R对y的偏导数
Sc:差分方程的源项线性化后的常数部分
Sp:源项线性化的斜率
Vwc:循环球数与球床总球数的比值,即球床体积数
W1:球床入口平均速度
:球(或散体颗体)的半径
:差分方程系数
b:差分方程源项
dp:颗粒直径
:质量力矢量
ki(i=1,…,4):微极连续介质模型方程引入的中间量
n0:标志球总数
附 录
A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B GB6447—87《文摘编写规则》
C 博士后研究报告装订顺序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025.32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
Descriptive rules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1 引 言
1.1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1.2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 名词、术语
2.1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2.2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3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3.1 专著
3.1.1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
b.书名
c.文献类型标识(供选择)
d.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e.版本
f.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文献数量(供选择)
h.丛编项(供选择)
i.附注项(供选择)
国家标准局1987-05-05批准1988-01-01实施
GB 7714—87
j. 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3.1.2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 . 书名[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 丛编项. 附注项. 文献标准编号
例:1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修订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6页
2 Morton L T, ed. 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 2nd ed. London: Butterworths, 1977.
462P.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BN 0-408-70916-2
3.2 连续出版物
3.2.1著录项目
a.题名
b.主要责任者
c.版本
d.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年. 月,卷(期)~年. 月,卷(期),](供选择)
e.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f.丛编项(供选择)
g.附注项(供选择)
h.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3.2.2著录格式
题名. 主要责任者. 版本. 年. 月,卷(期)~年. 月,卷(期).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丛编项. 附注项. 文献标准编号
例:1 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 1936,1(1)~. 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
2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Manufacturing and Primary Industries Division, Statistics Canada. Preliminary ed. 1970~. Ottawa:Statistics Canada, 1970 ~. Annual census of manufacturers. Text in English and French. ISSN 0700~0758
3.3 专利文献
3.3.1著录项目
a.专利申请者
b.专利题名
c.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d.附注项(供选择)
e.文献标识符
f.专利国别
g.专利文献种类
h.专利号
i.出版日期
3.3.2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其他责任者. 附注项.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
GB 7714—87
例: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nung zur lichtele-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 cines Lichtfeldes. Erfinder: W Feist, C Wahnert, E Feistauer. Int. C1: G 02 B27/14. Schweiz, patentschrift, 608 626. 1979. 1.15
3.4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3.4.1著录项目
a.析出责任者
b.析出题名
c.析出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d.原文献责任者
e.原文献题名
f.版本
g.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h.在原文献的位置
3.4.2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 见:原文献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Weinstein L, Swa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nicroorganisma. In: 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ed.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 Saunder, 1974. 457~472
3.5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3.5.1著录项目
a.析出责任者
b.析出题名
c.析出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d.原文献题名
e.版本
f.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3.5.2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版本.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1 李四光. 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 中国科学,1973(4):400~429
2 Mastri A R. 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Ann Intern Med, 1980, 92(2.2):316~318
4 著录来源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来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可依次按题名页、封面、刊头等著录。缩微制品、录音制品等非书资料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GB 7714—87
5 著录总则
5.1 著录用文字
5.1.1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
5.1.2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上原有的形式。但对表示版次、期号、册次、页数、出版年等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版本用序数词缩写形式表示。
5.2 缩写
著者、编者以及以姓名命名的出版者,其姓全部著录,而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参见6.1.1)。如用首字母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则宜用全名。
出版项中附在出版地之后的州名、省名、国名等(参见6.7.1.1)以及作为限定语的机关团体名称可照公认的方法缩写。
期刊刊名的缩写应按照本标准附录CISO4—1984《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的规定执行。
5.3 大写字母
著录外文文献时,大写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献本身使用文字的习惯用法。
5.4 著录用符号
参考文献可使用下列规定的符号:
: 用于副题名、说明题名文字、出版者、制作者、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的页数;
, 用于后续责任者、出版年、制作年、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国别、卷别、部分号、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的原文献题名;
; 用于丛书名、丛刊号、后续的“在原文献中的位置”项;
( ) 用于限定语、期号、部分号、报纸的版次、制作地、制作者、制作年;
[ ] 用于文献类型标识以及著者自拟的著录内容;
· 除上述各项外,其余的著录项目后用“·”号,末项除外。
6 著录细则
6.1 主要责任者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专利申请者或专利所有者以及汇编本的编者等。
6.1.1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不加“· ”。但是,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
例:1 李时珍(原题:李时珍)
2 Einstein A(原题:Albert Einstein)
3 韦杰(原题:伏尔特·韦杰)
6.1.2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三个时,可全部照录。责任者超过三个时,只著录前三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字。
例:1 马克思,恩格斯
2 Yelland R L, Jones S c, Easton K S, et al.
6.1.3无责任或者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者其他
GB 7714—87
与之相应的词。凡采用顺序编码制排列的参考文献可省略此项,直接著录题名
例:Anon. 1981. Coffee drinking and cancer of the pancreas.
Br Med J 283∶628
6.1.4凡是对文献负责的机关团体育专用名称时,可直接按照著录来源著录,否则,机关团体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
例: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3 S tanfo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6.2 题名
题名包括书名、刊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
题名按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必要时,题名可参照第5章的有关规定著录。
例:1 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
2 Gases in sea ice 1975~1979.
3 J Math & Phys.
6.2.1著录来源载有多个题名,可著录两个处于显要位置的题名。
例:1 百川书志,古今书刻.
2 Road map of France. Carte routiere de la France.
6.2.2副题名与说明题名文字可根据文献外部特征的提示情况决定取舍。必要时,以著录副题名与说明题名文字。
例:地壳运动假说: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
6.2.3在参考文献中,连续出版物的识别题名(Key-title)可以取代著录来源所提供的题名。
例:Scientia (Milano)
6.3 文献类型标识(供选择)
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著录文献类型标识。例如,缩微制品、录音制品、录象制品的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M”“A”、“V”。印刷型文献不著录此项。
6.4 其他责任者(供选择)
其他责任者是指除主要责任者以外的责任者。例如,编者、译者、插图者、专利发明者、主持机构等。但是,汇编本的编者可以作为著者处理,著录在主要责任者项内。
其他责任者及著作方式依据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
例:1 奈斯比特.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梅艳译
2 Dryden J. The works of John Dryden. Ed. By H T Swedenberg
6.5 版本
第一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识表示。
例:1 第3版(原题:第三版)
2 5td ed.(原题:fifth edition)
3 Rev ed.(原题:Revised edition)
4 1978 ed.(原题:1978 edition)
GB 7714—87
6.6 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供选择)
一套完整的连续出版物要著录首卷与末卷的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尚未出齐的连续出版物,只著录首卷的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
例:1956,1~1963,8
1974,1(1)~
6.7 出版项
出版项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顺序著录。非书资料还可以著录制作地、制作者、制作年,并置于圆括号内。
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6.7.1出版地
6.7.1.1出版地著录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称。对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名,可在城市名后附州名、省名、国名等(参见5.2)。
例:Cambridge(Eng)
Cambridge(Mass)
6.7.1.2文献中载有多个出版地,只著录一个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无出版地要注明“出版地不详”或者与之相应的词。
例:1 London:Butterworths, 1978.
(原题:Butterworths
London Boston Sydney
Wellington Durban Toronto 1978)
2 [s.1.]:Macmillan,1975.
3 [出版地不详]:商务印书馆,1982.
6.7.2出版者
6.7.2.1出版者可以按著录来源的形式著录,也可以按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
例:1 IRRI(原题: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2 Wiley(原题:John Wiley and Sons co)
6.7.2.2著录来源载有多个出版者时,只著录一个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者。
例:Chicao:ALA,1978.
(原题: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Chicago
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Ottawa 1978)
6.7.2.3无出版者要注明“出版者不详”或者与之相应的词。
例:Salt Lake City:[s.n.],1964.
6.7.3出版日期
6.7.3.1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如有其他纪年形式时,将原有的纪年形式置于“( )”内。报纸和专利文献要详细著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年、月、日。
例: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
1985-04-20
GB 7714—87
6.7.3.2集中著录跨年度出版的多卷(册)出版物,需著录起讫年。尚未出齐的多卷(册)出版物先著录首卷出版年,尔后加“~”。
例:1973~75
1985~
6.7.3.3出版年无法确定时,可依次选用版权年、印刷年、估计的年代。
例:1978
1982印刷
6.8 文献数量(供选择)
6.8.1印刷型专著
印刷型专著的文献数量用页数、叶数、卷(册)数等表示。
例:620页
546P
5v
6.8.2非书资料
非书资料的文献数量根据文献载体的件数著录。
例:1 3盒
2 12 microfiches
6.9 丛编项(供选择)
依据著录来源所载的内容著录丛编项。丛编项包括丛书名及丛书号、丛刊名及丛刊号等。
例:1 建筑工人技术学习丛书;2
2 Interscience tracts on physics and astronomy;no.23
6.10 附注项(供选择)
下面列出的补充材料可以在附注项内加以说明。
6.10.1难得文献的获取途径。
例:Available from NTIS:AD683428
6.10.2重印本、复制本、影印本等可在附注项内说明与原作的关系。
例:Reprint of original published Boston:Estes and Lauriat, 1902.
6.10.3获取文献或使用文献的对象。
例:Government use only
6.10.4有关文献预先出版的情况。
例:1 Forthcoming
2 Application No 26032/71 filed 19 Apr 1971, Complete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24 Apr 1974
6.10.5分类法及分类号。
例:Dewey:001. 64′25
Int C1:G02 B 27/14
6.10.6其他被认为是相当重要,需加以注释的材料。
例:Limited ed. 100 copies
GB 7714—87
6.11 文献标准号
国际标准书号(ISB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等文献标准号参照有关标准著录。
例:ISBN 0-552-6787-3
ISSN 0340-0352
6.12 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按本标准3.4的有关规定著录。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与原文献的关系用“见”字,或者其它与之相应的字表示。
例:1 Duclos R, Doukhan N, Escaig b, High temperature creep behaviour of nearly stoichiometric alumina spinel. J Mat Sci 1978, 3: 1740~1748
Eissen H N. Immu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se. 5th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4.406
Cowan J C. Sound recording. In: Mason D. A primer of non-book materials in libraries. Rev ed. London: Association of Libraries Librarians, 1978, 94~110
6.12.1从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在原文献中的位置”项注明原文献的年代顺序号、卷、期、部分号、页数。
例:1980,92(2,2):316~318
↑↑ ↑ ↑↑
年卷期 部分号页数
198506 15
↑ ↑ ↑↑
年月日报纸的版次
6.12.2 凡是在同一连续出版物上连载的文章,其后续部分不必另行著录,可以原有的参考文献后直接注明后续部分的年代顺序号、卷、期、部分号、页数等。
例:1981,1:37~44;1981,2:47~52
↑ ↑ ↑ ↑ ↑ ↑
年卷 页数年 卷 页数
7 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表可以按顺序编码制组织,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
7.1 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专论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参见附录B.1)。
例:1 上海第一医院编. 医用药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4
2 Garattini S. Advance in pharmacology and chemotherapy v. 1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8. 350
3 Adrian R H. Reviews of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v. 84. s.l.:
Springer, 1978. 226
7.2 “著者-出版年”制
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
GB 7714—87
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笔画、笔顺(“一”、“∣”、“ ノ”、“丶”、“乛”)排列,也可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参见附录B.2)。
例:Boulton G S. 1978. Boulder shapes and grain-size distributions of debris as indicators
of transpor paths through a glacier and till genesis. Sedimentology, 25: 773~799
Boulton G S. 1982. Processes and patterns of glacia erosion. In: coates D R, ed.
Glacial geomorpholog, London: Allen & Unwin. 41~47
Crowell J C, Frakes L A. 1971. Late Paleozoic glaciation: part IV Australia, Bull
Geol Soc Am, 82: 2515~2540.
Dreimanis A, Reavely G H. 1953.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ower and upper till along the
North shore of Lake Erie. J Sedim Petrol, 23: 238~259.
8 参考文献标注法
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参见附录B)。
8.1 顺序编码制
8.1.1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例:……西德学者H. 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23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等第三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36]。
……
8.1.2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偶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
例:裴伟[570,83]提出……
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6]。
8.2 “著者-出版年”制
8.2.1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倘若只标注著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例如,中国人著者、朝鲜人著者、日本人用汉字姓名的著者等。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
例:The notion of an invisible college has been explored in the scitnces (Crand 1972). Its absence among historians is notes by Stieg (1981). It may be, as Burchard (1965) points out …….
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都以这一形式出现时,参考文献的出版年应紧接着著者著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出版项中的出版年。
例:……
Crane D. 1972. Invisible college.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Stieg M F. 1981. The information meeds of historians. Coll. and Res.
GB 7714—87
Libraries, 42(6):549~560
8.2.2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等”字,或附与之相应的词。
8.2.3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a,b,c……区别。
例:Kennedy W J, Garrison R E. 1975a.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nodular chalks and
hardground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England. Sedimentology, 22:311~
386
Kennedy W J, Garrison R E. 1975b.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nodular phosphates
In the Cenomanian of south-east England. Lethaia, 8:339~360.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014.1
文 献 编 写 规 则/.5(083.73)
GB 6447—86
Rules for abstracts and abstracting
1 引 言
1.1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文摘编写的规范化。
1.2本标准适用于编写作者文摘,也适用于编写文摘员文摘。
2 名词、术语
2.1文摘 abstracts
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2.2报道性文摘 informative abstracts
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
2.3报道/指示性文摘 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s
以报道性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
2.4作者文摘 author’s abstracts
由一次文摘的作者自己撰写的文摘。
2.5文摘员文摘 abstractpr’s abstracts
由一次文摘作者以外的人员编写的文摘。
3 著录
3.1一次文献上的文摘,凡登载于题名与正文之间的,不加著录事项;凡刊登在文摘页上的,必须逐条带有主要的著录事项。
3.2检索工具上的文摘,必须逐条有完整的著录事项。
3.3必须统一遵照GB 3793—83《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
4 文摘的详简度
4.1文摘的详简须根据一次文摘的内容、类型、学科领域、信息量、篇幅、语种、获
国家标准局1986-06-14批准1987-06-01实施
GB 6447—86
得的难易程度和实际需要确定,其中文献内容是决定性因素。
4.2报道性文摘和报道/指示性文摘一般以400字左右为宜;指示性文摘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
5 文摘的要素
5.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5.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5.3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5.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5.5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一般地说,对于报道性文摘,5.2、5.3、5.4宜写得详细,5.1、5.5可以写得简单,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省略;对于指示性文摘,5.1宜写得详细;5.2、5.3、5.4、5.5可以写得简单,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省略。
6 编写文摘的注意事项
6.1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如一次文献有明显原则性错误,可加“摘者注”。
6.2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6.3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
6.4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6.5书写要合乎语法、保持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尽量同作者的文体保持一致。
6.6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落。
6.7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6.8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否则不用引文。
6.9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尚未规范化的词,以使用一次文献所采用者为原则。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10商品名需要时应加注学名。
6.11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
6.12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6.13要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
附录C
博士后研究报告装订顺序
封面
封二
题名页
中英文摘要
目次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
主要部分或正文部分
致谢
参考文献部分
附录
结尾部分
封三、封底